按照学校相关通知,结合学院实际,艺术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近期顺利开展,从而引导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环境适应和心态调整,为其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提供全面的支持保障,并启发其长远的职业规划,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
携手起航 共谱新篇
9月2日下午,艺术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暨导师见面会于长安校区东学楼北1401举办。艺术学院院长郭琳,导师代表及研究生辅导员共同出席大会。大会由院研究生会杨雯婷同学主持。

郭琳院长向踏入校园的全体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要夯实专业基础,拓宽艺术视野,广泛涉猎艺术领域,深入钻研专业知识;第二,坚守学术规范,与导师建立紧密且良好的沟通机制,确立清晰且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每一步努力都有着精准的指向;第三,要厚植艺术精神,重视文化传承,加强创新实践,坚定文化自信;他还要求新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规划好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



会上,李瑞哲、王江鹏、罗希、张思望这四位导师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术道德等角度,为同学们带来了真挚分享。鼓励同学们恪守学术规范,树立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加强与导师们的交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拓宽视野,提升科研创作能力,用自己的热爱和行动使自己在未来发展中行稳致远。最后,辅导员白鹤老师强调了校纪校规、党团建设及学风建设方面的要求,帮助新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新生教育大会暨导师见面会的召开,旨在搭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促进导师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访校史 追寻足迹
9月3日下午,艺术学院研究生会组织全体研究生新生前往长安校区校史馆,加深新生对西北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的理解,增强爱校荣校情怀和集体凝聚力。
同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通过丰富的历史图像、珍贵实物与动态影像,共同回望学校跨越两个甲子的奋斗历程,依次观摩了“肇始发源”“百折不回”“旧貌新颜”“繁荣发展”“奋进新时代”等十一个主题展区,深刻感受西北大学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精神血脉,了解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办学历程和重大成果。展馆中形象呈现了西北大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一环,本次参观不仅帮助大家更直观地把握学校的演进脉络与文化特质,也强化了作为西大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赋能心灵 健康成才
9月5日上午,艺术学院特邀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李佳副教授开展《如何高质量读研——研究生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讲座中,李老师聚焦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生学业发展中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研究生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实用技巧,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需求,掌握情绪调节策略。现场同学们积极互动,李老师耐心讲解,氛围轻松融洽。
此次讲座为研究生搭建了学业与心理成长的交流平台,有效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帮助研究生群体平衡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为实现高质量读研提供了有力指导与支持。


研途相伴 薪火相传
8月29日晚上,由艺术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新老生代表交流会在长安校区硕博楼顺利进行,体现着学院学生之间“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老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科研技巧与时间管理经验,涵盖了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研究方向选择以及就业规划等多个方面,为新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自由交流环节,新生们就自己关心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等问题积极提问,老生代表一一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新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从“心”开始 探索自我
按照学校安排,9月2日下午,艺术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心理普测在长安校区东学楼北1401顺利完成。整个测评过程严谨规范、秩序井然,覆盖全体研究生新生,采用专业化心理评估工具,为后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将心理测评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次活动不仅帮助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后续,学院将对测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开展个别访谈和团体辅导,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支持,持续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
